同学们:
大家好!此刻,我们正置身于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四月。你们可曾深入了解过,这个看似平常的四月,实则蕴含着诸多与书籍紧密相连的非凡意义。
4 月 2 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安徒生,这位用神奇的笔为我们描绘出无数美好童话世界的巨匠,他的作品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1967 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独具慧眼,将这一天定为 “国际儿童图书日”。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唤起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尤其是要让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在儿童图书之上。儿童时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丰富且优质的儿童图书能够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为他们的心灵注入温暖与力量。
而今天,4 月 23 日,更是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就是我们日常所熟知的 “世界读书日”。回溯历史,在 1616 年 4 月 23 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三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分别是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还有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其著作《堂吉诃德》以独特的讽刺幽默风格,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剖析;以及另一位剧作家维加,他在戏剧创作领域同样有着卓越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些在文学领域作出不朽功绩的巨匠们,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决定,将每年的 4 月 23 日正式定为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 1996 年更名为 “世界读书日”。这一举措,旨在鼓励人们,特别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积极投身于读书的行列之中。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留下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的确,读一本好书,仿佛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当我们沉浸在书中时,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幻,从而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阅历,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无尽的色彩。读书,更是一个升华自我品德与情操的过程。当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作者传递出的善良、正义、勇敢等美好品质时,我们的内心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变得更加纯粹和高尚。而且,读书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在闲暇时光,沏上一杯香茗,翻开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那种惬意与满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正如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我们真正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将书中的名言佳句、精妙的表达方式等都深深印入脑海,久而久之,我们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如同芝麻开花 —— 节节高。
读书,需要我们只争朝夕。每天一早,当我们精神饱满地踏入校园,那朗朗书声便是校园最美的乐章,此时可以读书;午间休息,在短暂的闲暇里,翻开一本书,让思绪在文字间畅游,亦是一种享受;夜晚,在睡觉之前,伴着柔和的灯光,读上几页书,能让我们在宁静中安然入眠。不仅如此,当你在生活中感到茫然,对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时,不妨选择读书,在书中寻找智慧的指引,为自己拨开迷雾;当你遭遇挫折,处于沮丧的情绪低谷时,读书可以成为你心灵的慰藉,书中那些励志的故事、温暖的话语,能够给予你重新振作的力量;当你变得懒散,失去前进的动力时,读书能让你重新燃起对知识的渴望,激励你奋勇向前;而当你心中还怀揣着梦想,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时,更要赶紧读书,因为书籍是你实现梦想的阶梯,能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四月,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处处春光明媚,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一切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而在这美好的一个月里,竟然有两个与书有关的节日,这无疑让四月更增添了几分温文尔雅、才情四溢的气质。在这充满诗意与希望的季节里,我由衷地希望同学们能够亲近书籍。让我们在课余时间,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拿起一本好书,沉浸在那散发着墨香的文字之中,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同时,我们要努力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期待着,书香能够弥漫在我们的每一个家庭,让温馨的家庭因为书籍的存在而更加和谐美满;书香能够充盈在我们的校园,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知识的芬芳;书香更要伴随我们的一生,让我们在书籍的滋养下,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