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县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派强用好驻村帮扶力量,引导全县188名驻村第一书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四抓四做”工作方式,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真正让组织放心、让基层信赖、让群众满意。
一、抓党建、强班子,做农村党建“带头人”
一是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一月一主题”点题机制,引领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推动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今年来,共下发“深学党纪守初心·强基固本筑堡垒”等主题7个,681个党支部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00余次,将党员日常业务工作与主题党日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推动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围绕“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切实担负起第一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村级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今年来,全县315个村(社区)发展党员4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49名,实现每个村(社区)储备1-2名后备力量,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三是加强支部阵地建设。为深入开展基层减负,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厘清基层“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持续清理规范村(社区)加挂牌子,不断提高支部阵地建设标准化水平,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今年来,按照村级组织悬挂标牌标识“4+2”要求,规范村级外部标牌标识290个村,整合村级内部标牌标识258个村,清理挂牌505块。
二、抓发展、强经济,做富民强村“领路人”
一是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以“党建+”为引领,以村级集体经济为纽带,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发展模式,强化党员群众对集体经济的认识,多外出观摩学习,经常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激发想发展、要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来,选派67名优秀村干部到市级参加乡村振兴主题培训,选派100名村干部参加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强村富民”干部培训,选派3名村党支部书记到东莞跟岗学习,选派4名村干部和10名村级后备力量到黔东南州、玉屏县跟岗学习。二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坚持因村施策,探索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市场运营方式,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打破村村之间、村企之间资源要素流动壁垒,构建起集体、企业与村民收入共赢的复合式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今年来,全县建设“强村富民”公司21个、工坊50个,其中:创办原料加工式工坊28个、订单生产式工坊13个、劳务服务式工坊2个、技术服务式工坊2个、电商直播式工坊1个、定向招工式工坊4个,带动12000以上人次就近就业,*乡鸳鸯湖村以林下经济为主,带动周边3个县10个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三是政策支撑优化环境。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多渠道拓宽营销路径,引导各村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壮大路径。加大金融机构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帮助争取低息贷款和优惠政策,大力推广网络媒体、抖音直播带货等方式,扩大宣传力度,宣传推介当地特色资源,帮助群众增收,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今年来,积极争取财政衔接资金1000万元(10个项目)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派金融“村官”44人,完成426户小额信贷任务,投放贷款9510.6万元,引进1家企业来*,与7家企业达成来*创业意向。
三、抓民生、办实事,做村民群众“贴心人”
一是宣传好惠民政策。结合平时入户走访,自觉当好宣传员,经常性开展交流谈心,向群众针对性讲解党的惠民政策,常态化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交通补贴等民生问题宣传。今年来,全县564名驻村干部开展政策宣传5万余人次,动员8000余户脱贫户积极申请务工补贴,发放资金417万元。二是服务好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群众点单、村(社区)派单、职能单位和党员、志愿者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常态收集群众“急难”事项,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困难,及时与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困难,用“辛苦指数”换回群众“幸福指数”。今年来,2899名基层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为群众办理各类好事实事4000余件次。三是管理好村居环境。建立健全村级公共区域长效管护机制,管好用好村级护路员,常态化开展环境清理行动,同时,利用各村(社区)广播、微信群、群众会、院坝会等多形式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开展周边环境卫生整治,通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措并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今年来,188名驻村第一书记率先垂范,组织召开群众会600余场次,动员群众开展周边人居环境整治620场次。
四、抓机制、强治理,做乡村治理“引路人”
一是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按照“党建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支撑”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制定《县加强基层组织引领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常态化推进机制,积极推广“村管事”“积分制”等乡村治理模式,大力开展滥办酒席、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今年来,推动全县315个村(社区)完善村规民约,开展2轮全覆盖督促指导,*乡*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二是推进网格划分创建。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按照“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全面推行“支部建到网格上”“党小组设到楼栋里”“党员联系群众”,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格局,乡村治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来,在全县范围内划分网格1075个,配备网格员1075人,配备联户长8503个,有效处理矛盾纠纷400余件。三是激发群众自治动能。鼓励两代表一委员、村(居)民代表、乡贤能人、青年志愿者等群体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组建“1+N”协商议事会,形成有效诉求解决机制,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来,开展协商议事200余次,评选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各100名,*户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