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缺乏“高度”。平时对国家大事重视度不够,对中央的精神了解不及时,政治敏锐性、鉴别能力不强,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善于从政治高度去认识和分析实际面临的问题,对上级出台的政策规定,有观望、从众心理,没有及时研究细化相关制度措施。
2.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高。有时浅薄地认为平时学的足够,满足于已有的学习基础,对学习抓得不紧,理论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临到用时才抱佛脚,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高。
3.政治觉悟还不够高。在工作中有时为应对上级考核,急于出成绩、出亮点,做一些好看的、较为形式的工作。比如在准备上级检查时临时做了一些突击性的工作,如搞绿化、打扫卫生,虽然是利民的好事,但功夫没下在平时,给群众留下了急功近利的印象。
4.政治意识不够过硬。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迅速,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没有正确处理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认为抓业务工作千头万绪,无暇顾及思想政治工作,因而片面地强调业务工作,不注重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5.争先意识不足。有时候存在做好日常工作就行了的错误思想,缺少了争第一、当先进的斗志,面对复杂的问题不够冷静,有时存在急躁情绪。奋斗的精神不足,今日事今日毕的优良作风发挥不够,遇到问题时有时候会产生厌烦情绪。
6.缺乏斗争精神。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缺乏斗争精神,遇事明哲保身,“躺平”不作为,不敢动真碰硬,不敢攻坚克难,存在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问题,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沾沾自喜,工作要求不高。
7.敢于担当的信心、决心不强。工作中一定程度存在求稳怕难的思想,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在全局思维、系统思维上还有欠缺,筹划工作、落实工作没有真正从落实效果出发。
8.求真务实的意识还需提高。有时候还满足于不出问题,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透彻地分析研究,对出现的反复性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工作的创造性不够突出。
9. 工作执行力有待提升。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有时不能迅速有效地执行,存在拖延现象,导致工作进度滞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是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办法,而是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影响工作最终成效。
10. 服务群众意识不够强。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充分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群众反馈的问题,处理不够及时、彻底,缺乏跟踪问效机制,导致部分群众对工作满意度较低。
11. 工作创新动力不足。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墨守成规,缺乏突破传统思维的勇气和决心。对于新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技术,接受和应用的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将其融入实际工作中,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12. 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在团队工作中,缺乏与同事有效沟通、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过于关注个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整体工作目标。在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时,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导致工作衔接不畅,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13. 工作前瞻性不足。对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才被动应对,缺乏提前谋划、主动布局的意识和行动。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时,缺乏长远眼光,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发展需求。
14. 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复杂问题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影响工作状态和与同事、群众的沟通交流。这种情绪管理上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15. 对工作细节把控不够精准。在工作中,注重宏观任务的完成,而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一些工作虽然表面上完成了,但质量不高,存在漏洞和瑕疵。这种对细节的忽视,可能在长期工作中积累问题,影响工作的整体效果。
16. 缺乏自我反思和改进机制。在工作中,能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深入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缺乏有效地改进措施和行动,导致问题反复出现,工作能力和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7. 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不足。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仅仅满足于了解基本概念和大致内容,对于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掘不够深入,也没有广泛涉猎与理论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无法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理论精髓,导致知识体系存在局限,难以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复杂多变的工作实际。
18. 学习计划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欠缺。制定学习计划时,缺乏对长期学习目标的清晰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步骤,随意性较大。往往因工作繁忙或个人兴趣转移,频繁中断学习计划,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学习节奏,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无法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19. 对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转化能力不足。在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时,虽然对新发展理念有所学习,但在将其具体落实到工作实践,推动工作模式转变、业务流程优化、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不能迅速、精准地找到新发展理念与本职工作的结合点,导致工作在适应新发展格局方面进展缓慢。
20. 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待提升。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和多元思潮冲击下,对一些潜在的政治风险和错误言论的敏感度不够高,不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出其背后隐藏的政治意图和危害。在面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模糊认识时,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晰的判断标准,容易受到误导,进而影响自身的政治行为和工作决策。
21. 应对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短板突出。在处理涉及多部门协调、利益关系复杂、矛盾冲突尖锐的工作任务时,表现出组织协调能力不足、沟通谈判技巧欠缺、问题解决思路单一等问题。缺乏统筹全局、把握关键、灵活应变的能力,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化解矛盾,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导致工作陷入僵局,影响工作整体成效。
22. 推动工作落实的跟踪问效机制不完善。在安排部署工作后,往往只关注工作的初始推进情况,对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难点问题跟踪不及时、不深入,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手段。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导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3. 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在工作中,满足于现有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缺乏对新知识、新技能的主动学习热情和强烈的自我提升意愿。没有将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自身能力素质与新时代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导致在工作中逐渐失去创新活力和进取精神。
24. 廉洁自律的制度执行力不够坚决。虽然熟知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因人情世故、工作便利等因素,对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产生动摇,存在打擦边球、搞变通的现象。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没有形成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使得廉洁自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约束作用。
25. 斗争策略的灵活性不足。在实际斗争场景中,习惯于采用较为单一、固定的斗争策略,缺乏根据不同斗争形势、对象特点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的灵活性。不能巧妙运用多种斗争手段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斗争效果,导致在一些斗争中难以有效突破困境,实现斗争目标。
26. 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对潜在风险的监测和分析手段较为落后,缺乏一套科学、高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能及时捕捉到风险发生的早期信号,难以及时发出准确的风险预警,使得在风险防控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无法在风险萌芽阶段就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27. 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能力欠缺。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创新驱动核心作用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不能积极主动地营造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没有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引进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方面进展缓慢,无法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支撑。
28. 工作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对于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等行为,缺乏明确、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执行机制。在出现问题时,难以准确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无法对责任人进行严肃的问责处理,导致一些不良工作作风得不到有效纠正,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效果。
29.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能力不足。在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开展的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和领导能力。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在解决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和工作分歧时,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和妥协策略,导致工作进展受阻,延误工作进度。
30. 对政策变化的适应性滞后。在政策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新出台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不够及时、深入,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政策导向和变化要点。在工作中不能及时根据政策调整优化工作思路和方法,导致工作与政策要求脱节,无法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推动工作开展,甚至可能因违反政策规定而产生工作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