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五力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可以从提升科技支撑力、数字牵引力、绿色生产力、改革推动力、干部执行力五个方面进行实践,“五力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四个字,蕴含着**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为各地结合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可以从提升科技支撑力、数字牵引力、绿色生产力、改革推动力、干部执行力五个方面进行实践,“五力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提升科技支撑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力。**科教资源相对富集,科技创新总体水平指数排全省第九,有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十四五”以来获省科学技术奖59项、居全省第三。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看到,**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相对较少,并且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绝大多数集中在**农业大学,存在着需求错位、主体错位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组建规模为10亿元的工业发展母基金,重点支持面向工业领域产业需求的关键技术研究,推进重点优势产业科技赋能和新兴产业培育。在现有校地合作的基础上,以**农业大学为重点,每年梳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加快构建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育成的一体化贯通体系。深化与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的合作,力争有一批科技成果在**落地转化。用活用好人才飞地模式,加速高端人才、项目资源导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提升数字牵引力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抓住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这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的数字牵引力。在省委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气候、电力、通信等方面的优势,大数据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截至**年,**大数据产业园已建成数据机房超23万平方米,机架规模达到3万个,投入运营服务器超10万台,智能算力规模全省领先,数字经济规模体量迈入全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第一方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大数据产业还存在产业链不长、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要坚定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信心决心,加强与高能级平台的合作,进一步擦亮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持续打造数字应用新场景,在做强数据存储、做大算力产业的基础上,围绕数据要素×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等领域,探索营造数据创新生态,延伸数据产业链条。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一业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算力券,打造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智能工厂和“数字领航”企业。大力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文旅、数字养老、数字教育、数字医疗等新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建立健全农业数据采集系统,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提升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就是要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生态优势是**最突出的优势。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全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这既是对**生态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提升绿色生产力带来了重要契机。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还存在生态优势转化路径不够丰富、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任务艰巨等问题。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绿色新路。不断丰富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抓好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开发,加快培育蒙顶山茶、天府鱼子酱、汉源花椒等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推进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加快实现全市碳汇统一开发、统一收储、统一交易,推动碳汇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对那些依赖电价政策又不愿意投入技改的企业,提前做好淘汰准备;深入推进绿色制造,鼓励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修复责任,实现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继续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布局新型储能,深度参与“川藏线”“攀西雅成”绿色氢路建设,推动绿氢产业链式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每一个生活在**的市民热爱**,每一个来到**的客人留恋**,进一步增强**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提升改革推动力

研讨发言:五力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