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优秀教师获奖感言:躬耕三尺台,静待千树开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同仁: 

  大家下午好!站在这个承载着教育荣光的讲台,我的思绪回到了三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下午。当时刚接手高三(7)班,面对56张陌生面孔和年级倒数第二的摸底成绩,我在教学日志上写下:”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守望,更是披荆斩棘的征程。”今天,这枚沉甸甸的奖章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整个教学团队三年攻坚的见证。

  以专业立身:从”经验型”到”数据型”的蜕变

  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相信”没有差生,只有未被唤醒的潜能”。20XX年实施”双减”政策后,我开始系统运用数据化教学管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387份,累计分析错题数据2.3万条,每周制作学情雷达图。正是这种精细化耕耘,让所带班级的语文平均分从入学时的102.5分提升至高考时的126.8分,优生率从17%跃升至63%。

  记得班上有个叫小宇的学生,连续三个月周测作文得分不超过45分(满分60)。通过分析他的28篇习作,我发现其议论文存在”论据单薄、论证平面化”的共性问题。经过针对性训练,他的高考作文最终获得56分,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精准教学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用数据为每个孩子绘制专属的成长地图。

  以创新突围: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

  在担任年级主任期间,我主导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三个创新机制:

  1.”双线家访制”:累计完成线下家访167户,线上家长会42场,建立家庭教育档案203份

  2.”社会导师计划”:邀请28位不同行业精英开设职业认知课程

  3.”成长合伙人”项目:促成46对跨班级学习互助小组

  特别要感谢张建国老师团队研发的”文言文智能诊断系统”,这个工具让我们在古诗文模块的教学效率提升40%。正是这些创新实践,使我们年级在2024年高考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本上线率达89.7%,较去年提升11.3个百分点;7名学生考入清北,创校史新高。

  以情怀育人:教育是看得见的温度 

  教师这份职业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我们同时见证着知识的传递和生命的成长。今年教师节,我收到已毕业学生小琳从山区支教点寄来的明信片:”老师,我现在终于理解您说的’教育是薪火相传的接力’。今天我的学生把野花插在矿泉水瓶里送给我,就像当年您书桌上的那束一样。”这让我想起三年来坚持的”五个一”工程:每天给1名学生写鼓励便签,每周记录3个教育叙事,每月开展1次心理团辅,每学期完成10万字读书笔记,每年资助2名困难学生。

  致谢与展望 

  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整个战斗集体:

  感谢XX校长提出的”三精教学”理念(精准、精细、精品),为我们指明方向

  感谢语文组同仁们共同打造的”读写共生”课程体系

  感谢后勤团队在疫情期间保障了378天的封闭教学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女儿中考期间我正带毕业班,妻子独自承担了46次医院陪护

  当前教育正面临深刻变革,我将继续践行三个坚守:

  1.坚守专业精进:参与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2.坚守教育公平:扩大”周末加油站”公益辅导覆盖面

  3.坚守育人初心:启动”青年教师成长伙伴计划”

2025年度优秀教师获奖感言:躬耕三尺台,静待千树开

  最后,请允许我以叶圣陶先生的话作结:”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让我们继续做默默耕耘的农人,不急不躁地等待每粒种子破土而出。相信当我们俯下身倾听花开的声音时,教育的春天自会扑面而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