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极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XX单位作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力量,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推动XX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行稳致远意义非凡。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与大家深入探讨如何将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实贯彻到XX单位的实际工作中。
一、深化思想认知,领悟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意义
(一)从党和国家全局把握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断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党和国家全局来看,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党的团结统一需要坚实的思想基础,若全党理想信念淡薄,党就会如一盘散沙,难以应对各种挑战。XX单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通过组织各类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引导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为党在XX地区的各项工作筑牢思想根基。同时,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助力XX市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国家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二)结合时代形势明确紧迫性。当今时代,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虽已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斗争依旧复杂尖锐。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不断涌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手段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形势下,XX单位必须增强紧迫感。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对新兴社会思潮的研究,剖析其本质和危害,为应对挑战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占据主导地位,维护好XX市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立足本地发展凸显必要性。XX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凝聚本地发展力量至关重要。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深入研究XX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通过开展学术研讨、理论宣讲等活动,为本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同时,要注重挖掘和弘扬XX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XX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让意识形态工作成为XX市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二、强化责任担当,夯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一)党组发挥核心领导作用。XX单位党组要切实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党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分析研判XX市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策略。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以身作则,亲自部署重要工作、亲自过问关键问题、亲自协调重点环节、亲自处置重大事件。党组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党组统一领导、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挂钩,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引导社科工作者积极作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是XX单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对社科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社科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鼓励社科工作者积极参与意识形态工作,围绕XX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撰写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加强对社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学术不端行为。
(三)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XX单位各部门协同配合。要建立起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的协同机制,加强学会部、科普部、科研部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学会部要加强对各类社科社团的管理和引导,确保社团活动符合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科普部要创新社科普及方式,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科研部要加强对社科研究项目的选题引导和过程管理,鼓励开展具有意识形态导向的研究。此外,还要加强与XX市其他部门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XX市意识形态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拓展工作阵地,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坚实堡垒
(一)巩固提升传统阵地影响力。XX单位拥有一系列传统工作阵地,如社科期刊、学术讲座、社科普及读物等。要巩固和提升这些传统阵地的影响力,在社科期刊方面,严格把关稿件质量,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XX本地发展实践探索的刊载力度,提高期刊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打造成为XX市社科理论宣传的重要窗口。在学术讲座方面,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热点问题和XX实际开展讲座,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社会舆论。在社科普及读物方面,注重内容的通俗易懂和形式的多样化,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社科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接受度,让传统阵地在新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二)开拓创新网络新兴阵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和最前沿。XX单位要积极开拓网络新兴阵地,加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及时发布党的创新理论、XX市社科研究成果、社科普及活动信息等内容,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创新网络传播方式,制作推出一批形式新颖、富有感染力的网络文化产品,如短视频、动漫等,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错误言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让网络新兴阵地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三)建设特色社科普及基地。社科普及基地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XX单位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具有XX特色的社科普及基地。加强与高校、文化场馆、企业等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社科普及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和活动内容的丰富性,设置不同主题的展示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如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知识竞赛等。普及基地通过社科的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社科知识、感受文化魅力的平台,使社科普及基地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四、提升工作能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