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1.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实用主义倾向,认为只要业务能力强就能胜任工作,对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系统性有所欠缺,导致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然资源工作实践方面还不够深入。
2.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有时存在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对一些政策文件的精神实质领会不够全面,存在照搬照抄、机械执行的现象,未能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待加强。
3.在参加组织生活时,有时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批评与自批评的武器运用不够娴熟,有时碍于情面,不愿开展尖锐的批评,自批评也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
4.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方面,有时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认为一些事项属于工作细节,无需事事请示汇报,导致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方面不够规范,对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升。
5.在遵守政治纪律方面,虽然能够做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但在一些敏感问题和苗头性问题上,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还不够强,风险意识和斗争精神仍需加强。
6.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有时在公开场合和网络平台发表意见时,未能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一些不当言论的政治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警惕性和鉴别力需要提高。
7.在同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方面,有时存在“好人主义”思想,认为只要不出大问题,一些小问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勇气和担当。
8.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方面,满足于学习了、了解了,但对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纪律要求理解不深不透,未能真正入脑入心,转化为指导自身言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9.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学用脱节现象,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未能有效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自然资源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10.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日常遵守方面,有时存在“宽松软”现象,认为只要不触碰红线、底线,一些小节可以忽略不计,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敬畏之心仍需加强。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1.在提升党性修养方面,有时放松对自身党性锻炼的要求,认为自己是一名老党员,党性已经比较成熟,忽视了党性修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党性锤炼有所放松,党性意识有所减弱。
2.在遵守组织纪律方面,有时存在自由主义思想,认为自己是业务骨干,可以搞特殊化,对组织纪律的刚性约束认识不足,存在违反组织纪律的潜在风险。
3.在工作作风方面,有时存在官僚主义习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对基层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了解不深入,未能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4.在担当作为方面,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和求稳心态,面对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担当精神和进取意识仍需加强。
5.在艰苦奋斗作风方面,有时存在享乐主义思想,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以适当享受一下,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化,勤俭节约的习惯坚持不够好。
6.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有时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未能真正沉下去、融进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真心话、实话的能力有待提高。
7.在自净化、自完善、自革新、自提高方面,有时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批评的勇气不足,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敢正视、不愿承认,自革命的精神需要加强。
8.在发扬民主集中制方面,有时存在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未能充分听取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仍需改进。
9.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方面,有时存在应付思想和走过场现象,学习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三会一课”在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的作用。
10.在锤炼过硬作风方面,有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的表现,对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过多过滥等问题整治不够彻底,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需要牢固树立。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
1.在遵守廉洁纪律方面,有时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吃点喝点不算什么,对“四风”问题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潜在风险。
2.在遵守财经纪律方面,有时存在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意识不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还未养成。
3.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方面,有时对一些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制度的笼子扎得不够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有待提高。
4.在家风家教方面,有时对家属和子女的教育管理不够严格,未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风险隐患。
5.在担当尽责方面,有时遇到矛盾和问题绕道走,缺乏动真碰硬的决心和意志,在破解自然资源管理难题方面,办法不多、招法不新。
6.在改革创新方面,有时存在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缺乏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在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思路不宽、格局不大。
7.在依法用权方面,有时存在人情大于法、关系大于制度的现象,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还需提升。

8.在接受监督方面,有时对来自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够重视,对监督的意识还不够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的意识尚未形成。
9.在廉洁风险防控方面,有时对自身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认识不清、找得不准,防控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10.在处理政商关系方面,有时把握不好界限,存在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过密的现象,亲清政商关系尚未完全建立,防腐拒变的能力需要增强。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1.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有时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委书记的事,自己作为班子成员,抓好业务工作就行了,对“一岗双责”的认识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
2.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方面,有时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力度不够,监督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3.在抓基层党建方面,有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指导基层党建工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4.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有时存在“老好人”思想,对身边发生的腐败问题不敢揭露、不敢斗争,怕得罪人,不敢担当,斗争精神有所欠缺。
5.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有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够严格,风险意识和阵地意识需要增强。
6.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有时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对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抓落实的韧劲和恒心不够。
7.在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方面,有时重使用轻培养,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教育和能力提升关注不够,未能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8.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有时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抓手,未能充分发挥党员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不够好。
9.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方面,有时存在简单运用第一种形态的现象,对后三种形态运用不足,未能有效发挥“四种形态”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面的作用。
10.在履行抓班子带队伍责任方面,有时对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的管理要求不够严格,未能有效激发班子整体合力和队伍整体效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仍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