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插图

2024年以来,区营商环境建设办领导班子立足新定位新使命,紧紧围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行政审批、招投标等多领域齐发力,全方位打响“益企共鄞”营商品牌,助力我区绘就“一流营商环境”新图景。1-12月,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完成各类事项xxx万件,镇(街)、村(社)便民服务中心(站)共办理完成各类事项xxx万件;完成公共资源交易xxxx宗,成交额XX亿元;完成区级备案xxx宗,完成开标监督xxx宗,中标金额XX亿;xxxxxxxx平台受理来电邮XX万件;收到企业群众锦旗xx面、感谢信xx封、其他各类渠道表扬评议xx件。先后获评区级首届文明机关、清廉机关、模范机关,试点省公务员绩效管理、省水电气报装“一件事”、省政策精准直达应用等改革,前三季度网络问政工作综合得分位列各区(县、市)第一。

  一、主要工作

  (一)打造向“深”而耕的一流红色领航。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益企共鄞”党建品牌、“阳光政务510”清廉品牌建设,组织召开“一起战·优服务·建新功”迎七一主题活动,推动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集结XX营商人“一起站”,集成XX便民利企“一站式”改革,全方位展示XX最优营商环境“第一窗口”。

  (二)打造向“高”而攀的一流创新改革。聚焦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攻坚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果、展现新成效。今年新增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省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省公务员绩效管理改革试点等省部级改革项目14个,国家部委级改革试点累计6个;统筹谋划推动区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14项,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提升。“创新警企服务模式”“全域推广一般工业固废‘一站式’收运新模式”等改革成果获省《竞跑者》、市《改革先锋》刊发;“打造楼宇增值服务驿站”等改革经验成为市“创改开”工作典型案例;“创新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引育机制”在市委深改委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三)打造向“优”而进的一流营商环境。统筹推动“五大环境”一体优化、协同创新。打造“鄞舒心”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创新探索投资项目“极简办”机制,全省试点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累计办件49个,接入时间缩短50%以上、申报资料减少80%以上。推进中介服务体系改革,制定出台《XX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XX区中介评价管理细则》等制度文件,梳理明确中介服务事项清单90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落地基层“就近办”高频事项76项,帮办代办重大项目25个,解决“办不成事”300余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9.8%。打造“鄞放心”公正规范法治环境。制定出台行政执法“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等十项措施,创新“法拼拼”团购式法律顾问、“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等模式,建设“鄞商法管家”法治服务驿站26家。打造“鄞安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新设企业11990户,总数全市第一。启用国家级宁波XX(智能电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外观设计专利预审授权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打造“鄞省心”创新集成经济生态。推行“小微企业+伙伴银行”增值服务模式,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企业贷款比重达3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26%。创新建设全省首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规模持续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打造“鄞暖心”包容普惠人文环境。持续擦亮“亲清思享会”“亲清商学院”等品牌矩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示范引领,相关经验获全国工商联、省委统战部调研肯定。

  (四)打造向“新”而行的一流服企生态。全面打造区本级——镇街(园区)——功能区块服企矩阵,全新打造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辟“鄞商会客厅”增值服务专区,梳理入驻涉企服务事项176项,22个镇街、3个园区服企驿站100%覆盖,联合各部门组织“浙江·台湾合作周”XX专题活动、“2024XX区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等各类重大服企活动24场。打造“鄞商通”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上线项目、政策、金融等十大增值板块服企资源89项,推进省政策精准直达应用试点建设,累计发布政策974条,推送企业4万余家,兑付政策资金13.71亿元。健全营商环境观察员、体验官机制,构建“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选聘营商观察员、体验官100余名,累计归集各类企业诉求1904个、办结率99.9%,“创新盘活工业遗产”相关经验入选省“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集。

  (五)打造向“阳”而生的一流交易市场。有效规范交易活动,制定《XX区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行为动态管理细则》《XX区部门小额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XX区限额以下村级工程交易指导意见》等规范制度。试点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交易暨电子监察系统迭代项目,助力打造全市交易“一张网”;推进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及远程异地评审,“不见面开标”843宗、实现率100%,配合远程异地评审项目5宗。全面推行公共交易电子保函制度,累计释放企业资金约32.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施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率先探索招投标“智慧监管”,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智慧监管240宗、交易金额66.51亿元,处理预警信息312条;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审计监督等衔接机制,全年发现查办案件2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起。

  二、明年工作思路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