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到来之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党建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一些务实管用的观点办法,并对基层党建工作能有一些帮助的话,那就是最好的纪念了。抱着这一朴素想法,笔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党建党xx年来,基层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着不少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在笔者看来,主要还存在着“五个差距、五点矛盾”
(一)党章规定与党内组织生活的实效上还有一定差距。党章对党员、党的干部、党的基层组织都作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落实了多少呢?譬如:党员的义务大家都尽到了没有?“三会一课”制度完全做到了吗?党内组织生活的效果又如何呢?对不合格党员,一年当中又劝退了多少?除名了多少?发展新党员上是否完全做到了“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大多数基层党组织除了上级党委要求召开的会议外,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最多在“七一”前后开展一下活动就万事大吉了。
(二)比较完备的党内法规与基层党组织的落实上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制定了不少的制度、规章,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呢?有些制度、规章,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些,但很难落实。有些虽然贯彻了,但缺乏跟踪问效,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关于党员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建立“三亮三比三评”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等,基层落实得怎么样,很少有人问津。对这些规定,一般普通党员又能知道多少呢?
(三)基层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在理论上讲,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很多人看来,把党建工作视为“软任务”,实惠不多,无利可图。这样,常常被经济工作、行政工作、业务工作所取代,还蛮有理由地说:“经济工作、行政工作、业务工作上去了,党建工作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党建工作先放一放,先把其他工作搞上去以后再说。”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琢磨起来却是很危险的。这样一来,当书记的只抓经济,不抓党建;抓党建的只抓点,不带面;当领导的只看“盆景”,不看“角落”,致使党建工作的边缘化、随意化、简单化、形式化、行政化、庸俗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
(四)在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继承与创新上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创造、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共产党独有的基层党建制度、办法、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党性强、革命意志坚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干部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新上来的同志,由于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砺和必要的党性锻炼,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很多办法措施,感到十分陌生。加上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上网、不思考,只忙于自个儿的事,遇到党建方面的事情,就一问三不知、一筹莫展、不知所措。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组织负责人,为数还不少。
(五)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水平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上还有一定差距。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短缺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这几年各地都落实了一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解决不了大问题。比如,我市从几年前,大多数县(区)每年给每个农村总支(支部)安排了2万元的党建工作经费,但离实际需要,差距还很大。2万元的经费对于那些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来讲,既是“雪中送炭”,又是“杯水车薪”。一些经费较紧张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的基层党组织的处境就更困难了。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虽然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许多事情都很难办,基层党建工作也如此。(六)基层群众的发展致富心切,但基层组织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弱之间的矛盾。这几年我所接触到的很大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有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但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看山愁,看水愁,看到别村富裕了愁更愁,就是想不出、找不到一条带领大家发展致富的路子来。几年过去了,江山依旧,面貌未改,党员干部的形象也就大打折扣、一落千丈。
(七)人才培养很紧迫,但基层可塑之才少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有点文化的男女青年,基本上都进城打工经商去了,留下来的尽是一些妇女、儿童、老人,在这些人中培养一个带头人,难上加难。在外边的“年轻人”、“文化人”,宁愿在城里吃苦受累当“乞丐”,也不愿回村种地做“富翁”,更不要说牺牲奉献、服务群众了。这几年,虽然大学生“村官”来了一批又一批,但真心实意留在基层的能有多少呢?真正担当起一方带头人的又有多少呢?实际上来当“村官”,大多不过是一个跳板而已。基层组织后继乏人、后备力量不足、可塑之才少,也与基层共青团工作难做、滞后、削弱密切相关。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八)老龄党员多,但思想观念陈旧僵化之间的矛盾。据了解,当前农村党员中60%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龄党员。这部分党员占的比例虽然很高,但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再也没有心思和能力去考虑大伙儿的事,而且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僵化落后,已经很难跟上时代潮流了。
(九)年轻党员有闯劲,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之间的矛盾。在广大农村,最近几年才入党的年轻党员,很大一层人,形式上是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对党的认识不像战争年代、建设时期入党的人那样深刻。入党的目的也是形形色色的,有的为了“近亲繁殖”,才动员入党的;有的另有所图、别有用心,才入党的;有的为了完成发展指标任务,才动员入党的。加上平时组织生活不健全、不正常、不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又滞后。这样,年轻党员的闯劲不是用在了“大家”上,而更多的是用在了“小家”上。
(十)基层民主自治是加强了,但党的基层组织却削弱了之间的矛盾。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但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包括一些群众,把它视为灵丹妙药,一吃就好,甚至当作基层治理的唯一方式,在基层造成了很大混乱。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很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极个别地方,基层政权被一些家族势力,或被一些黑恶势力所把持或操控,党在基层的领导权和执政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受到严重的威胁。最近几年虽有所好转,但全面好转还须重典治乱、猛药去疴。
二、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