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记上党课:运用 “六种思维”,让教育工作迸发无限可能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提升成为核心任务的当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天,我想通过这堂党课,和大家分享如何充分运用 “六种思维”,推动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助力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一、换位思维 —— 构建共情基础,凝聚发展合力

在我们的工作中,换位思维至关重要。我们就如同基层党员干部一样,需要摒弃 “本位主义”。在学校里,我们面对的群体主要有学生、同事和上级教育部门。

当面对学生时,我们要主动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我们要深挖他们需求的 “最大公约数”。比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 “一刀切”。有些学生可能更适合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而有些学生则对逻辑推理的教学更感兴趣。我们要将知识的 “政策语言” 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民生温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面对同事,我们要找准协作的 “切入点”。学科之间并非孤立,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例如,语文老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与历史老师合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数学老师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可以与美术老师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这样的协作,破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面对上级教育部门,我们要精准聚焦领导关切。教育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和要求,都是为了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我们要认真领会政策精神,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向正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换位实现共情,以共情推动共识,凝聚全校最大合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目标思维 —— 锚定坐标方向,优化精力分配

目标是我们行动的 “指南针”。作为教师,我们同样需要紧扣 “任务、愿景、理想” 三层目标体系。任务目标,就是我们日常的教学任务,比如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好各类考试等,这是我们必须扛牢的硬指标。愿景目标,则是我们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品德、扎实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理想目标,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追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用好 “四向工作法”,按轻重缓急对工作进行分类。在教学工作中,紧急且重要的任务,如即将到来的公开课、学生的升学考试等,我们要集中精力优先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如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等,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逐步推进;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如一些临时的会议通知等,我们要高效处理,避免浪费过多时间;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学会适当舍弃。通过这样合理分配精力,避免陷入 “救火式” 应付。我们要以目标倒逼责任、以规划引领落实,实现短期教学成果突破与学生长远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系统思维 —— 闭环管理破局 “平庸化陷阱”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类似 “工作无特色、有疏漏” 的问题。运用系统思维,我们可以采用 “正推 + 倒推” 双轨法来解决。正推法,就是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开始,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例如,我们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期结束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倒推法,就是以教学结果为导向,来寻找问题症结和解决办法。如果学生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我们就要从结果出发,分析是教学内容讲解不透彻,还是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亦或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通过这样的倒推,找到问题所在,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全体教师需强化 “提炼、总结、表达” 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积累很多琐碎的教学经验。我们要将这些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可复制的教学模式或方法。比如,有的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有独特的方法,通过总结和分享,其他老师可以借鉴,从而提升全校学生的阅读水平。以系统性思维打破 “低水平重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

四、底线思维 —— 极限推演筑牢风险屏障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同样需要明确职责,筑牢风险屏障。例如,在校园安全方面,我们要提前研判最坏情形。在校园设施安全上,要考虑到如果遇到地震、火灾等极端情况,我们的教学楼、实验室等设施是否能够保障师生的安全。我们要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激化路径,并制定预案。比如,对于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我们要提前关注,通过心理咨询、减压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通过 “三定工作法”(定人、定责、定时间),将底线思维转化为具体行动。每一项安全工作都要明确责任人,规定责任范围和完成时间,确保 “不出原则性问题、不碰安全红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五、算账思维 —— 科学决策破解 “重点模糊”

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我们也要树立算账思维。首先要算 “政治账”,我们的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其次要算 “经济账”。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教学设备的采购、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合理利用资金。我们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算 “投入产出账”。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工作,就要看这些投入是否带来了相应的产出。比如,通过开展新的教学方法培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更浓厚。通过量化分析、动态评估,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从 “经验判断” 向 “科学精准” 跃升,确保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宣传思维 —— 全链发力放大工作成效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不仅要 “埋头干事”,更要 “抬头发声”。宣传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

事前谋划时,我们要预设宣传切入点。比如,在组织一次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之前,我们就要思考如何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事中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提炼经验,形成可推广模式。例如,在开展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实验时,我们要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内部交流、教育论坛等方式进行推广。事后总结时,我们要借助新媒体矩阵扩大影响力。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学生的风采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和优势。通过 “边做边讲、以讲促做”,实现学校工作成效与社会认可度的 “双提升”。

老师们,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维、努力拼搏。让我们充分运用这 “六种思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科学的方法,推动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