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应对压力 轻松工作

一、团体活动方案名称  

应对压力   轻松工作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3-16日,每次1个小时左右,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师们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第一单元 促进认识建立信任  

活动一:我爱我家,相亲相爱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大约40分钟。  

三、活动道具:报纸若干张。  

四、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被淘汰家庭可以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  

5.几次活动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分别围坐在圆圈的两半,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找到“家”?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2.当“无家可归”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你的感受吗?  

3.被淘汰后,你还会关注其他“家庭”的找“家”行动吗?  

4.活动中你还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七、注意事项:  

1.游戏的活动空间要大一些,方便找“家”的过程中跑动。  

2.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主持人要多关注被淘汰“家庭”。表演环节意图是使被淘汰“家庭”在失败中重生。  

3.拿掉第一张报纸前,让大家先有两次组合成功的体验,游戏过程大约持续到一半“家庭”出局时即可停止。  

活动二:动物星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探索自我概念,促进对自我压力状态的了解;  

2.促进成员对压力状态的相互宣泄,彼此获得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3.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尽快彼此熟悉。  

二、活动时间:大约50分钟。  

三、活动道具:  

将不同颜色的彩色大卡纸(圆形或椭圆形)剪成8—10张大小接近但形状不同的纸片(拼合后仍可复原成一张)、记号笔若干。  

四、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活动开始时请每位参与者随意拿一张纸片和一支记号笔;  

2.请参与者思考“假如我是一只动物,一只最能代表自我的动物,我希望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并将此动物名称写在纸上(只能写一个);  

3.参与者拿着写好的纸,寻找同色卡纸片的“动物”同伴形成新组合;  

4.新组合成员要迅速将不同形状的纸片拼合复原,最先完成组合的“动物星球”将获得奖励,最后完成的要表演节目;  

5.小组交流,集体分享。组内交流,以“我希望     ,因为      ”的方式自我介绍并解释选择代表“动物”的理由,然后派代表向所有成员介绍本“动物星球”的成员。  

六、交流分享:  

1.开展上述活动的每个程序中有什么感想?  

2.交流过程中看到、听到了什么?有何体验?  

3.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动物,是否反映了你此时的心理状态?  

七、注意事项:  

1.活动能够反映出每个成员潜意识中对自我的评价,因此,主持人要注意倾听,以便重点提问,深入挖掘个性特质。  

2.主持人要鼓励成员发表自己看法,也可以将“同种动物”引出,鼓励推荐自己、了解他人。  

3.每张彩色卡纸在剪裁前先在一面做记号,这样能保证每个人在同一面上写动物名称。剪裁的张数要与每组人数设定相符。  

第二单元认识压力积极面对  

活动三:我说你画  

一、活动目的: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生的原因;  

2.交流职业压力,认识和分享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压力。  

二、活动时间:大约40分钟。  

三、活动材料:彩笔、硬纸板。  

四、活动场地: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将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硬纸板分别发给每位参与者;  

2.宣布游戏规则:参与者根据指令一笔一笔地画,不许问,不许涂擦,不许相互观望;  

3.主持人下指令:先画一个大圆,再画很多条直线,再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的椭圆,再画一个直勾和两个半圆;  

4.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从中挑选出感觉最好的作品和最不好的作品;(最好的指看起来像一幅画;最不好的指什么也不像。)  

5.请被选出的最好作品的作者A和最不好作品的作者B,讲述自己完成作品的过程;  

主持人讲解:这是一个利用心理投射原理进行的心理测验游戏。我并没有想到要大家画出什么,只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明白。在完成同样一件事情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A的心理压力最大, B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原因是,A在接受外部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给自己再下了一道任务(如,我必须…,我应该…等)。这样任务加任务就使得任务变得复杂化,他执行起来难度就加大,心理压力就大。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压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六、交流分享:  

1.从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教师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种种压力。  

七、注意事项:  

在画的过程中,注重第一感觉,随心而画,不要询问,也不要和旁人商量。  

活动四:幸福清单  

一、活动目的:  

1.减轻疲劳,舒筋活血,缓解压力;  

2.认识压力的代价和舒缓压力的益处;  

3.认识和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时间: 50分钟左右。  

三、活动材料:彩笔、硬纸板。  

四、活动场地:较大的室内活动空间。  

五、活动顺序:  

1.请大家肩并肩围成圈站立;  

2.请大家向右转,成前后站立围成圈;  

3.根据指令,请后面的成员为前面的成员敲背、捶肩、捏肩膀,可以向前围成圈走动,边走边敲边唱:“敲敲背呀敲敲背呀、捶捶肩呐捶捶肩呐……”;  

4.走动两圈以后可以问大家感觉如何?然后再请大家向后转,继续为前面的成员敲背、捶肩、捏肩膀。  

5.如此可以反复多次,等大家气氛活跃,身体放松后停止游戏。  

6.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其所能列出所有有助于自己放松的活动,并选出三个效果最好的方法制订一份幸福清单,设定并公布自己想要从事的放松和减轻压力活动的清单,特别是那些方便在平时参与进行的活动。  

六、交流分享:  

1.平时当大家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你通常使用哪些方法对抗压力,效果如何?  

2.你如何实施你的幸福清单?  

3.为什么幸福清单需要张贴出来而不只是写下来而已?  

七、注意事项:  

1.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最好加入队伍中和大家一起游戏。  

2.队形排列可以变化,场地小,可以用方阵的形式,也可排列队伍站在原地活动,也可用小步跑或快步走的形式。  

第三单元释放自我,舒缓压力  

活动五:放松操  小苹果

一、活动目的:  

1.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在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学会宣泄,释放压力。  

二、活动时间:大约20分钟。  

三、活动准备:快节奏音乐和音响设备。

四、活动场地:空地或大会场。  

五、活动顺序  

1.事先分组,每组10—15人,人不宜过多。  

2.让小组成员站成一列纵队,要求后面的成员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3.主持人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如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两下 ……全体成员听从统一口令,全神贯注的作出统一动作。  

4.伴随着音乐,全体成员共同跳兔子舞,体验放松操放松的感觉。  

六、交流分享  

1.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出现步调不一致时,你们的心理感觉如何?游戏后是否感觉放松?

七、注意事项: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参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仅注意倾  

听主持人的命令,还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动作,免得踩到别人的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不专心很可能影响到他前后几个人的情绪,甚至扰乱他们的步伐。因此,作为主持人,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那个走神的人,以保持整个团队的游戏效果。  

2.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由主持人发号施令,随着游戏的推进,主持人可以将这个权力交给某个游戏者,让他左右大家的步伐。这样会增加游戏的难度,因为主持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说出的命令会照顾所有人。当这个权力转交给游戏者时,他只能凭感觉感受大家的需要,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命令,这种更有难度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帮助成员体会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六:把压力吹跑  

一、活动目的:  

1.体会深呼吸放松心灵,舒缓压力的效果;  

2.将非理性观念赶跑,学会用理性的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二、活动时间: 60分钟。  

三、活动道具:纸,彩色笔。  

四、活动场地:室内或室外草地均可。  

五、活动顺序:  

1.准备:可以采用三种姿势:  

坐姿:身体坐在椅子上,挺直,腹部微微收缩,双脚着地,与肩同宽,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站姿:双脚立地,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卧姿:平躺在床上,两膝分开20公分,脚趾稍向外,双手自然地伸直,放在身体的两侧,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2.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肚脐下方,用鼻子慢慢地吸气,吸气的同时,想象气流从口腔里顺着气管进入腹部,腹部慢慢地鼓起来;  

3.吸足气后,稍微屏住一下,以便使氧气与血管里的浊气进行交换;  

4.用口和鼻同时将气从腹部慢慢地自然一吐出来,好象在轻轻地将所有的紧张和压力吹出去,口、舌、腭感到松驰;  

5.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感到轻松为止。  

(这个练习每天可1—2次,每次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不仅会感到心情舒畅,放松,而且,在面临紧张的应急状态下,你可用此方法达到迅速解除压力,消除紧张的目的。)  

6.主持人分发纸和水笔,每人一份,彩色笔放在场地中央公用。  

7.成员在纸上写出或画出自己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六、交流分享  

1.当你改变自己的想法时,是否感到实际上也减轻了压力?  

2.你工作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的一些非理性想法妨碍你?分享和讨论你的同事们一些的非理性的观念:如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身边的人都不称职;我在工作上再也无法长进了;我每次都要做到最好等等。  

3.分享和讨论“替代的理性观念”:如“我有的事处理得不错,有一些则不行”;“ 我的同事们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需要找出能取得进步的新策略”;“ 在许多场合我都表现得很好”。  

七、注意事项:  

1.每个人完成图画或书写后,将所有的纸片挂到墙上,成员分别阐述他们的压力和背后的观念。  

2.主持人可示范引导成员认识非理性观念的影响,使大家明白人的思维方式各有不同,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第四单元调节自我应对压力  

活动七:音乐冥想放松训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体验放松的效果;  

2.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二、活动时间:大约40分钟。  

三、活动准备:指导语、放松的音乐。  

四、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  

五、操作步骤:  

1.选择一首轻松而舒缓的音乐,配以想象意境的指导语。  

2.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仰卧在床上,将四肢伸展放平,使有舒服的感觉;  

3.随着音乐和指导语的播放,呼吸保持深慢而均匀;  

4.意念随着指导语的播放,同时伴随着想象的意境,在想象的同时,感觉到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指导语:  

我躺在美丽的大海边,沙子又细又柔软。我感到很舒服。我躺在温暖的沙滩上,一缕阳光照射过来,我感到温暖、舒服。耳边想起了海浪的声音,我感到温暖而舒服。一阵微风吹过来,我有一种1说不出的舒畅的感觉。微风带走了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色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我的思绪随着海浪的节奏,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过来,又离去,带走了我的思绪。我感到沙滩柔软,海风轻缓,阳光温暖。蓝色的天空和大海紧紧地笼罩着我,阳光照遍我的全身,我感到身体暖洋洋的,阳光照在我的头上,我感到温暖和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脖子,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肩,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臂,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手,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轻松暖流,又流回我的脖子,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肩,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臂,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手,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我的呼吸变慢,变得越来越轻松。心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脚,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脚,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我的呼吸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腹部,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胃部,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心脏,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全身,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也平静极了。我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存在了,我安静地躺在大自然中,感到非常轻松、非常自在。  

六、交流分享:  

1.今天练习的方法,你感觉舒服吗?是否体验到放松的感觉?  

2.平坦你常使用的放松方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是否体会过真正放松的感觉?  

七、注意事项:  

1.可以从关注呼吸开始,允许成员发笑,不需要制止,只要平淡地多重复几次就可以了。  

2.训练中语气平和,逐渐地减慢语速。也可事先录好音播放。  

3.放松训练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活动八:时间管理  

一、活动目的:  

1.认识压力和时间管理的关系;  

2.通过学会时间管理技巧,提高效率,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大约50分钟。  

三、活动用具:  

纸、笔和不同颜色的彩色大卡纸(圆形或椭圆形),剪成形状不同的纸片,上面写有跳跃者、掘地者、心不在焉者的特征。  

四、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出示跳跃者、掘地者、心不在焉者的特征,请大家举手示意,看看每种特征各有多少人。询问没有举手的人工作模式是什么;  

跳跃者:你的早上零头一叠计划,而你花费了许多个小时紧张地从一个跳到另一个,最后,你已经筋疲力尽,而工作仍然堆得像刚才一样高。  

掘地者:你在一个计划上工作了很长时间,没有休息过一次,当一切结束后你已经很疲倦,而且你有些怀疑自己的工作质量。  

心不在焉者:你中断了太多次,任何事情都会分散你的注意,甚至那些墙上的灰迹。  

2.让大家自由讨论跳跃者、掘地者、心不在焉者三种工作模式,认识到三种工作模式会导致不必要的压力;  

3.分享有条理地工作,提高时间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看看哪一种方式适合自己。  

l         日历、日程软件、个人数码助理  

l         待做事情的清单  

l         将任务按照优先程度排序  

l         从同事那里得到提醒  

l         张贴通知或确认书  

l         向自己发通知或确认书  

l         在你的语音信箱里留言  

l         腾出足够的架子和放文件的空间  

l         将常用的东西放在附近  

l         将重要的东西放在特别的地方  

l         每天都留出做计划的时间  

l         随时携带录音设备  

l         做好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计划  

l         将困难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  

l         安排锻炼或放松的时间  

六、交流分享  

1.在生活中什么妨碍你更好地时间管理?  

2.通过更好的时间管理,每天可帮你节省多少时间?  

3.在时间管理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做法?  

七、注意事项  

1.可事先对成员的时间利用情况做一个小调查。  

2.结合成员的时间管理情况和体会加以分析。  

第五单元同舟共济笑迎明天  

活动九:建立支持网络  

一、活动目的:  

1.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认识工作场所同伴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的小组,齐心协力可以帮助应对与减轻压力。  

二、活动时间:50分钟。  

三、活动准备:音乐和音响设备、哨子。  

四、活动场地:空地或大会场。  

五、活动顺序  

1.参与活动的人数为单数,两人组成一对,右手拉右手,左手拉左手,随着音乐逆时针方向前进;  

2.两人组成一对后,有一个人是落单的,则抱着树枝(或其他的东西)当舞伴,一起随着音乐逆时针前进;  

3.成员一边随音乐逆时针舞动,一边听主持人的哨子声,听到哨子信号,音乐停止,必须重新和其他成员编成一组;  

4.拿着树枝的成员将树枝放到圆圈中间,再寻找邻近的成员组成一对;  

5.此时落单找不到舞伴的成友,只好抱着树枝前进;  

6.建立“相互支持的小组”,完成“相互支持小组计划”。包括成员的名单,小组的目标、功能、聚会次数与活动安排。通过成员间提供互相帮助,学会提高控制压力的技巧,减少压力源,并在遇到压力时提供相互帮助。  

六、交流分享  

1.与树枝和与同伴跳舞的感觉有何差别?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2.你认为“相互支持小组”应该多久见一次面?以何种方式会面?  

3.你认为自己所属的“相互支持小组”有什么任务、活动、功能与目标?  

七、注意事项:  

1.在游戏中,要求成员尽量与不同的人进行组合,不要有重复。对抱树枝的伙伴不要嘲笑,而应该鼓励,可以配合说:你的舞伴是树枝,它是神圣之树,请快乐的拥抱他跳舞吧!抱着树枝的队员,必须也要跟着音乐舞动,不能站着不动。这将会变成生动幽默的表演。  

2.分享中要求小组整理出关于任务、活动、功能以及目标的详细计划。  

活动十:大团圆  

一、活动目标:  

1.选择符合成员特点、有吸引力、有新鲜感的活动,努力为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的迎接明天。  

二、活动时间:约40分钟。  

三、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  

四、活动顺序:  

1.指导者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与信心;  

2.轻轻地哼唱大家共同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从儿童歌曲到乡村歌曲,尽量找大家会的,全部投入,一首接一首。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五、交流分享  

1.回忆整个活动,给你留下最深刻影响的是哪一次活动或者哪一个细节?  

2.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临别前,你最想送给同伴的祝福赠言是什么?  

六、注意事项  

1.主持人可事先征求成员意见,选出大家共同熟悉的备选歌曲;  

2.要求每一个人都要送出祝福赠言。通过相互祝愿,让大家带着信任,想到能和大家相互支持、帮助,想到有这么一群伙伴,相信今后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