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委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开好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安排部署,会前,本人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章、《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通过与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征求了各层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围绕四个方面认真查摆问题,进行党性分析,深刻检视反思,从思想根源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将个人对照查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某县委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党员干部政治训练不足。作为县委书记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但是总体看仍存在业务培训重、政治训练轻的现象,政治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比如去年,在我组织的学习xx研讨培训中,侧重于提升干部的业务能力,而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未能充分激发干部的政治觉悟。二是党性意识松懈。在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时,工作中偶有形式化现象。比如,在去年开展的组织生活会上,由于考虑时间限制,没有充分组织深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部分议题流于形式。一位同志在会上提到的工作落实问题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解决。这种流于表面的做法不利于提升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需要加强警惕与改进。三是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健全。每年都会要求县委办督查室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回头看工作,去年开展了3次,但是在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中,由于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执行效果未完全达预期。例如,部分企业的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出现了违规排放的现象,说明我们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存在不足。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情趣爱好选择不当。在日常生活中,偶有不慎选择个人情趣爱好的情况,未能时刻牢记生活中有政治,情趣中有形象的要求。例如,在春节放假期间,亲戚朋友邀请我打扑克,盛情难却,陪同他们通宵打牌,与领导干部的身份不够相符。这种不当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的社会形象,提醒我要更加谨慎选择个人活动,恪守党员标准。二是法治思维欠缺。在今年2月份推进县城新区开发计划时,由于未能全面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导致有5个项目规划未严格遵循土地管理规定,需进行技术性调整。这显示出本人在法治能力上的不足,表明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是当务之急,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三是空杯心态不够。面对不同声音和尖锐意见时,时有心态开放不够、执拗己见的情况,影响了问题的妥善解决。在3月的县经济发展会上,我因未能充分吸纳一位县分管提出的关于预算细化的建议,导致提交的5个预算方案中有2个不够细致。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攻坚克难不够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务的变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有退缩的倾向。例如,在推进北部新区开发项目时,涉及38户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由于矛盾复杂,在初步调研结果显示的不确定因素前,我产生了等待其他领导来主导解决的想法,缺乏主动担当的决心。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的顺利展开,也未能充分展现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二是对新“四风”问题关注不够。对新“四风”问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我认识有待深化。前段时间,交通局在执行路面修复任务时,因迟迟未能按标准完成,我在收到反馈后,虽已关注到某些环节的松懈问题,但仅口头提醒,并未深入了解和督促整改,导致问题在长达两个月内未见实质性改善。为基层减负落实不够到位。去年,我主持组织的全县性会议高达56次,导致基层干部频繁往返县城,影响正常工作的高效推进。干部借调的清理未能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年初调研报告的汇总工作也因为协调不畅,致使数据报送较当年计划拖延了两周。这类问题显现出在总体统筹与执行层面仍有深入优化的空间。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督促多于指导。尽管对下属单位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多项要求,但在实际的检查与指导方面力度不足,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生活、党员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例如,在对某个下属单位的季度党建检查中,仅简单了解了工作进展情况,而未深入剖析具体问题及工作短板,导致该单位党组织未能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有实质性提升。同样情况在多个单位出现,使得全县的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些先进单位已形成良好的党建机制,而有些单位仍处在摸索阶段。二是纪律建设理解不全面。作为县委书记,在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纪律建设对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在一次有关纪律建设的专题会议上,对于如何通过纪律建设来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提出的想法仍偏于表面,缺乏深刻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施方案,这种认识的不足限制了纪律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影响了全县从严治党的进程。三是网络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的责任制落不够到位。在一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由于缺乏及时的预警和应对机制,导致不实信息持续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反映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还停留在宏观层面,未能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手段。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