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县委“强提升、塑优势”工作主线,着力以改革创新助力争先进位,以“有解思维”通堵点、解难题,以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法治XX建设。积极承接了“开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建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等2项省级和“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标准化”“建立普法效能监督机制”“构建法治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等4项市级改革试点任务。同时,XX县还成功入选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着力以改革创新助力争先进位。
一、2024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一)依法行政工作显著提升。本年度,我县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全面推动依法行政。5月10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视察,对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步工作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我们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包括起草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并召开相关会议。通过3次工作推进会议,确保示范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我们实施了“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项目,明确了2024年度项目清单,并建立调度通报制度。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得到加强,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严格落实“双听制度”,全年受理行政复议申请235件,审结207件,调解和解率与直接纠错率均有提升。此外,我们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作为全省试点县,稳妥推进赋权工作,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并建立了多项衔接配套机制。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护航高质量发展,我们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多场普法宣传活动,如“公共法律服务一日行”等活动,共98场次。律师行业党委的揭牌及“法治营商·律企对接”培训会议为法治护航企业搭建了平台。我们创建了“汶水之上有法帮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
(三)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启动了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举行“庆祝民法典颁布四周年文艺汇演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启动仪式”,并推出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如“一把手”走进直播间述法、“直播带法”等。建立了普法效能监督机制,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同时,我们立足传统文化,打造法治文化品牌,组织编撰了《中都历配套史文化丛书·法治篇》。此外,还开展了系列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累计办理各类援助事项及公证事项,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四)基层依法治理格局逐步构建。我们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推动构建基层依法治理格局。通过制度建设、流程管理、经费保障等标准化措施,确保村(居)法律顾问服务的高质量推进。创新服务模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全时空法律咨询,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全县各级调解组织优秀调解员及具有法律专长的法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中推荐组建成立了县调解讲师团,并在全县开展巡回调解培训活动。全年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80件。同时,我们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群体的安全稳定工作,通过风险隐患排查稳控,确保人员安全稳定不出问题。
二、问题和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法治宣传和公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局党组高度重视,结合普法和公证工作实际,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素养与文化涵养并进,探索法治宣传新路径。一是以试点带动整体,推进法治素养提升。设立首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18个,开展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村(居)民、青少年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四大专项行动,实现重点对象全覆盖,积极探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路径和方法,挖掘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全面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五大工程实施,提升法律素养和基层治理能力。同时,提档升级法治文化阵地30余处,打造“一山两水一圣人”法治文化带。二是打造立体化阵地体系。创新“网络+法治”、“景区+法治”、“传统+法治”及“非遗+法治”等普法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景区、传统文化基地和非遗作品等,打造指尖上、体验中、传统里和生活中的法治文化。三是强化依法治理基层实践。共创建法治文化阵地393个,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文化”格局。组建普法队伍,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让法治文化走近群众。党员带头弘扬法治文化,培育村风民风,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四是法治文化活化提升公民素养。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入公共场所,打造主题鲜明的法治文化阵地。联合部门单位编撰法治文化成果,举办系列活动,增强法治文化影响力。通过“汶情法理+n”系列栏目,将法治宣传升级为法治文化培育,拓展法治文化辐射力。

(二)领域拓展显成效,队伍建设固根基。一是拓展公证服务领域。XX县公证处深入贯彻省厅通知,实施46项“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及证明材料清单制度,探索告知承诺制,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减轻当事人负担。推进学历、学位、驾驶证公证“跨省通办”,已办理公证事项近500件,其中“跨省通办”1件。与多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融入赋强公证办理,降低金融风险,累计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47件。二是加强公证队伍建设。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制度,增强党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全面系统学习纪律处分规定,增强纪律执行力。以党建为统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红色革命思想、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提升青年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培养国家公证员,晋升二级公证员,担任市公证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三是抓好公证质量建设。加强案卷整理和评查,多种形式开展业务质量提升活动,在全市公证案卷质量评查中获第一名。通过系列活动宣传公证法、公证职能,扩大社会影响力,发放宣传单14800余份,解答咨询886余人次。选派优秀公证员参加讲座,利用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宣传公证工作,今年以来在各级公众号、省级以上媒体发布公证工作信息近50余篇,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