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单位深入贯彻XX精神学习教育党员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下午好!

很荣幸作为代表参加此次意义重大的评估座谈。刚才认真聆听了学习教育推进情况通报及其他代表的精彩发言,深受触动、颇受启发。现结合自身观察与体会,围绕学习教育成效,谈几点思考,与各位交流。

总体而言,此次学习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XX经开区注入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动能。它不仅是理论武装的深化工程,更是作风形象的重塑工程,其成效既体现在文件报告的数字里,更彰显于政企互动的温度中、基层治理的细节处、区域发展的脉搏上。在此,我想聚焦一个核心维度——学习教育催生的新型政企关系及其对企业创新活力的深层激发,谈谈个人感受。

过去,政企关系更多呈现”管理-被管理”的单向特征;如今,通过学习教育的浸润,”伙伴式””服务式”新型关系正加速成型,具体呈现”三重转变”的生动图景。

第一重转变:理念之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最直观的感受是,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的跨越。以往企业遇难题需层层转办,如今”干部下沉、一线办公”已成为常态。以我所在企业为例,此前因关键技术项目配套设施滞后影响研发进度,经开区领导获悉后立即带队现场调研,当场协调资源,一周内推动问题根本解决。这种立说立行的务实作风,不仅为企业抢得发展先机,更让企业总部对经开区的营商环境给予高度评价。这种转变,正是学习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鲜活注脚——政府部门从”监管者”转变为”服务员””合伙人”,以”金牌店小二”的姿态与企业并肩同行,温暖了企业心、提振了发展气。

第二重转变:模式之变——从”普惠政策”到”精准赋能”。学习教育倡导的”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理念,推动服务模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XX经开区不再满足于政策文件的单向传达,而是着力破解”政策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痛点。典型案例便是”科创供应链平台”的构建与高效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常态化收集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具体需求,实现精准匹配,有力支撑了”XX研发、XX转化、XX制造”区域协同格局的深化。目前,在经开区实现产业化的XX研发成果已近百家,这背后正是精准赋能模式的强力支撑。这种转变,让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科学高效的服务体系,将政策养分直接输送到企业创新发展的”根系”,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

第三重转变:成效之变—在XX单位深入贯彻XX精神学习教育党员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插图